13日上午,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。根据该方案,改革后,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8个,副部级机构减少7个,除国务院办公厅外,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6个。具体调整情况如下: 一、国务院组成部门调整 1、组建自然资源部。 不再保留国土资源部、国家海洋局、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。 2、组建生态环境部。 不再保留环境保护部。 3、组建农业农村部。 不再保留农业部。 4、组建文化和旅游部。 不再保留文化部、国家旅游局。 5、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。 不再保留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。不再设立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。 6、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。 7、组建应急管理部。 不再保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。 王勇: (七)组建应急管理部。我国是灾害多发频发的国家,为防范化解重特大安全风险,健全公共安全体系,整合优化应急力量和资源,推动形成统一指挥、专常兼备、反应灵敏、上下联动、平战结合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,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,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,方案提出,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职责,国务院办公厅的应急管理职责,公安部的消防管理职责,民政部的救灾职责,国土资源部的地质灾害防治、水利部的水旱灾害防治、农业部的草原防火、国家林业局的森林防火相关职责,中国地震局的震灾应急救援职责以及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、国家减灾委员会、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、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的职责整合,组建应急管理部,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。其主要职责是,组织编制国家应急总体预案和规划,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应对突发事件工作,推动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预案演练。建立灾情报告系统并统一发布灾情,统筹应急力量建设和物资储备并在救灾时统一调度,组织灾害救助体系建设,指导安全生产类、自然灾害类应急救援,承担国家应对特别重大灾害指挥部工作。指导火灾、水旱灾害、地质灾害等防治。负责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和工矿商贸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。 公安消防部队、武警森林部队转制后,与安全生产等应急救援队伍一并作为综合性常备应急骨干力量,由应急管理部管理,实行专门管理和政策保障,制定符合其自身特点的职务职级序列和管理办法,提高职业荣誉感,保持有生力量和战斗力。 需要说明的是,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,一般性灾害由地方各级政府负责,应急管理部代表中央统一响应支援;发生特别重大灾害时,应急管理部作为指挥部,协助中央指定的负责同志组织应急处置工作,保证政令畅通、指挥有效。应急管理部要处理好防灾和救灾的关系,明确与相关部门和地方各自职责分工,建立协调配合机制。 考虑到中国地震局、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与防灾救灾联系紧密,划由应急管理部管理。 不再保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。 8、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。 9、重新组建司法部。 不再保留国务院法制办公室。 10、优化水利部职责。 不再保留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、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。 11、优化审计署职责。 不再设立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。 12、监察部并入新组建的国家监察委员会。 不再保留监察部、国家预防腐败局。 改革后,除国务院办公厅外,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6个。 二、国务院其他机构调整 1、组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。 不再保留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、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。 2、组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。 不再保留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。 3、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。 不再保留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、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。 4、组建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。 5、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。 6、组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。 不再保留国家粮食局。 7、组建国家移民管理局。 8、组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。 不再保留国家林业局。 9、重新组建国家知识产权局。 10、调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隶属关系。 11、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。将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。 国务院组成部门以外的国务院所属机构的调整和设置,将由新组成的国务院审查批准。